本章以「禮廉傳家」水族圓光鑿花題材做為教學示範,分為兩個部分,一為構圖程序,二為實作步驟,採圖文對照方式,並於圖中置入編碼閱讀順序,循序漸進逐步說明,以圖為主、文為輔,注意事項以圖片局部特寫,強調重要技巧。
本本教案於103年度原定完成實例作品90x33x12公分水族圓光一件,所購木料尺寸為105x36x12公分,為保留木料之完整性,避免浪費,配合木料實際大小,調整構圖之尺寸。
本教案原訂作品名稱為「知廉有禮真多謝」,諧音感覺過於現代,較不符合傳統,經討論後,決定訂名為「禮廉傳家」,有家訓之意。
以上於描圖紙上完成構圖之後,須透過原尺寸之影印、接合,並以白膠裱黏於欲施作之白肉樟木正面,靜置並等待白膠乾燥後再進行下一步驟。(請參考教學影片-描圖構圖)
鑽孔的目的即為了使用線鋸切割,讓線鋸鋸條可穿入孔中,以進行線鋸機做切割工作,將圖稿中鏤透的部分先行去除,做為雕刻之前置作業。
初步工作圈點記號:先於貼上圖稿的樟木上,以紅筆圈點要切割去除的圖稿位置,代表它是要切割去除的位置,圈點完畢後,須再檢查確認,避免切割時出錯。
進行粗胚施做:以鑿刀及木槌先依照圖稿垂直往下施做。先從第一層表面層開始進行粗胚作業,雖是粗胚施做,但也不可太過籠統糢糊,表面第一層的粗胚打鑿須注意到鋪面的考量,勿失柴。(失柴:指木料表層缺塊凹陷受損)
黏貼圖稿的功能:木材平面所貼上的圖稿,有助於在粗胚的雕鑿過程中,正確依照其佈局位置,將最表層的每一內容物件準確雕出,讓施做者更容易注意到鋪面物件的雕鑿範圍。
多景層的雕刻技巧,必須利用上下拆枝的方法,圖稿上正面切割的1支莖、枝、梗、葉或其他物件,都可用上下拆枝方式達到多景層的目的,物件越細小可拆的景層就越多。注意每一個內容物件,必須有所牢靠,不可懸空無依,為口訣中的「串接牢靠」。
粗胚的雕鑿過程中,作品的四周邊框,必須保留完整,謂之「顧邊」,若需要有層次的雕鑿處,也儘量避免太過單薄,若太單薄或缺口過大,其結構力量也會薄弱,甚至有物件斷裂之虞慮。
避免讓每一個內容物件懸空,每一個內容物件,最好都能相互緊靠在周邊的物件上。
向下雕鑿將水草末端雕出鋪於板面,而水草根部則深入鯉魚物件的內側,謂之「內枝外葉」塑造出空間穿透效果,工法口訣「鋪面顧邊」。(請參考教學影片-鋪面顧邊)
(請參考教學影片-鏤空)
鯉魚與金魚的景深分配,利用拆枝法施做,由於背景的物件(荷梗)較為細小,因此拆枝的層次就可再多層拆枝,本件作品即可拆至7個背景層次。
預設分成三個區塊的粗胚雕鑿串連後,整體外觀粗胚大致完成,特別要注重工法規範的鋪面、顧邊、鏤空均勻、內枝外葉,串接牢靠。
完成粗胚三個區塊後,下個階段將開始做細修的工作,細修的施做與粗胚的施做方向不同,粗胚是由表層向深層方向施做,層層向內雕鑿。細修則是從內層先施做,由於深層內部的空間較窄小,在細修時,雕刻刀容易碰撞損壞到周邊物件,又細修後即是完成的作品,為了避免作品在細修時任意的碰撞,越深層部分越先施做,才能保護好已細修完成的物件‧‧‧